台北故宫——生活美学到文化历史(上)
台北故宫——白色石阶平台、淡黄墙体、绿色琉璃瓦镶金黄边,宫殿式建筑风格,背靠郁郁葱葱的山脉,从任何一个角度看都非常醒目。它的另一个名字叫做“中山博物院”。1965年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诞辰99周年纪念日那天,台北故宫在外双溪正式落成。藏品达69万余件的台北故宫博物院,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华夏文物典藏重镇,用生活美学推广文化历史也为各界称道。
台北故宫——生活美学到文化历史(上)
从展览到教育服务民众
面对精妙无比的玉器、瓷器,日本、韩国观众随着讲解,不时发出“啊”“哦”“咿”的感叹。馆内正展出“典范与流传——范宽及其传派大展”,和明清等名家的临摹仿作相比,范宽的《溪山行旅途》格外显出大自然蕴含着的浑厚浩莽之气韵,让人无法挪开眼睛。
两位女士几乎贴在玻璃上,对着文征明书法作品一字一句地念,有时会卡顿。我提醒上面有释文,她们笑笑,说就是想这么体会那精绝小楷的一笔一画和诗作的字字句句。唯一排长队的就是肉形石和翠玉白菜了。2010年参观台北故宫人数为344万,2014年已上升至540万。
采访伊始,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冯明珠女士就严厉驳斥了谷歌上的说法,说并非文物落脚台湾初期秘藏不示外人,并拒绝社会各界的观览要求,而是文物自1933年离京,几乎一直在箱子里迁徙。初到台湾,因为准备回大陆,所以没有开箱。
我翻阅《故宫院史留真》发现,1953年,全部迁台文物移入竣工不久的台中雾峰北沟文物库房。因各界参观要求不断,管理处多次临时开箱,在库房中支起木板陈列若干件。1957年3月,北沟陈列室开放参观。因偏僻,各界参观甚为不便。1965年,台北近郊外双溪新馆落成,11月12日正式开放。
冯明珠表示,现代博物馆的功能,早由文物整理而进入藏品源流考订研究,从展览服务而及于教育推广,乃至提倡文化创意,拓展多元化业务。
1970年,台北故宫请孤儿院孤贫儿童暑期前来参观。1971年,开放小学生免费参观。1990年12月,故宫以彩图铜版精印《故宫文物宝藏新编》青少年丛书,引导中小学生透过馆藏的书法、铜器、陶瓷、绘画、玉器、文具,认识华夏艺术文化雍容娴雅的泱泱古风。文物还被送到院外偏僻地区展览,甚至1999年还赴各监狱举办“华夏文物英华”特展。
他们还推出千禧之夜、“故宫夜宴”、“故宫新韵”表演及周末夜间30岁以下台湾观众免费入场等活动,将民众吸引到故宫来。
为培养大众了解中华文物,从1984年创办冬令及夏令文物研习会,各界人士自由报名,另协调教育当局,每年安排200名中学教师参加研习。去年冬令文物研习会3天9场,讲座内容包括明四大家之一的沈周、定窑花瓷、台湾原住民文献与图画等,计2043人参加。
相关阅读:
足动网www.zudo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