旧金山美食一日游线路(2)
旧金山美食一日游线路(2)
旧金山美食一日游——10:45AM:Bi-Rite Market
从Tartine这个食物街区的心脏出来,沿着18街西行八十来米左右,你便会被一排排烂漫的花架阻住了路,这便是你已经抵达了这个食物街区的灵魂的预警。这家从1940年就已经在Mission区驻扎的蔬杂超市依然还像70多年前一样质朴而简单,一如它的的口号:“Eat Good Food”。
旧金山绝对是个“Locavore”城市,此单词专指那些吃本地食物的人,他们也使此地永远走在城市农耕运动的风口浪尖。Bi-Rite在这里的好口碑就在于它卖本地食材供应商的产品,其主人Sam Mogannam是“Farm to Grocery Store”,也就是农场直销运动的先锋。他家的蔬果都是有机的,肉类都是免抗生素和荷尔蒙的,努力寻找着那些依然按照百年前同样的方法制造着的食物。他们在不远的Sonoma乡村有自己的农场,他们的蜂蜜就来自于自己屋顶上的蜂窝,熟食部卖的火腿是自己做的,培根是自己腌的,肉肠是自己灌的,三明治里的Porchetta五花猪肉是自己烤的。他们喜欢为他们提供甜品的糕点师傅,后来索性就为她们在马路对面开了个Bi-Rite Creamery(别着急,我必将在今天晚些时候带你前往)。
走进这家大城市街角随处可见的,门面并不大的超市,卖货的都是生机勃勃的年轻人,不是那种在这里出卖八小时的青春时光赚些烟酒钱,因而对你存不存在完全不在意的雇员,他们带着鲁本斯画笔下一团和气的商人的面容,向你推荐着他们心目中的好的食物。而基本上案柜上每样商品,都贴着一张类似出生纸一样的东西,用美国人特有的圆润而带着孩子般稚气的字体,以不同水彩笔的颜色,叙述着关于一片太平洋三文鱼。
一块北加州Cowgirl Creamery出品的Mt.Tam乳酪,或者一瓶Chez Pim果酱的前世今生,以及这些貌似没有生命的商品的背后,那些食物职人所倾注的热忱和骄傲。比如一排Chez Pim的果酱下挂着这样一枚手写的告示:“Bi-Rite市场无比激动地成为Chez Pim的第一家零售商。Pim在泰国长大,周游列国,最后在旧金山湾区定居下来。她的菜谱、文章、照片以及对于食物的散想刊
登在《纽约时报》、《Food+Wine》、《Bon Appetit》等杂志……无需说,她的果酱棒极了!”这个市场所要做的,只是在那些商品的生产者,商品本身和消费者之间,激发出一种商品社会难得一见的亲切感和好奇心,这也是Bi-Rite一直以来苦心营造的一种“社区感”;本地人了解本地人的产品,本地人消费本地人的产品。
旧金山美食一日游——12:00AM Delfina Pizzeria
灵魂饱了,胃就难免会有点憋屈,往回走,Tartine旁的Del_na比萨店是今天我和我的朋友,那对David & David约会的午餐地点。Del_na比萨店,简单、城市化又充满了功用性,白瓷砖、橡木桌、不锈钢开放厨房和厨房上方堆得整整齐齐的一叠叠比萨纸盒子,对面一整堵墙则是本地壁画艺术家Andre Karpov画的旧金山壁画,那是一幅从Mission区的眼中,放眼望去所看到的微缩旧金山:最左到右依次是海湾大桥、临近的Bernal Hill的街道之光、泛美金字塔大厦、市中心的天线、金门桥,最后则是被涡旋状的超现实的夜空笼罩下,月光下的海湾。店主用这整幅的墙画来向Mission区声名远扬的壁画草根艺术形式致敬。
这个街坊有些难搞之处就在于,你不能把铺子搞得很高端,但也不能简陋,用虽然搬去不久但已迅速成为当地土著,我的朋友David的话来说,这里的商家要混出名堂,就得:“You should let people see you are trying , but not too hard, we call it modern classic。”和铺子的精简浓缩小文艺一样,菜单同样是薄薄一张纸的Modern Classic :10种左右经典和时令配合的前菜,经典如普利亚的Burrata乳酪,将光滑柔顺的水牛奶酪皮咬开后,等待着内里那朵柔软无比的奶油乳花,如松花蛋蛋黄般地慢慢绽放在齿缝舌间;时令如新鲜的小豌豆爆炒一下培根,就是甘甜和肥美在春天野餐桌上的一次轻松的社交际会。
比萨有八种,每日特选则会手写在菜单上,此地的比萨,饼皮当中部分如刀锋般薄,四周一圈则肥肥软软,冒着略为烤焦的泡泡,第一口咬下去,新鲜莫扎瑞拉乳酪细致绵长的,在饼皮上一个劲儿翻滚的嚼劲,让你没来由地想起,和一个体态丰腴的女朋友拥抱,一头撞进她怀抱时,胸口那种温温糯糯的,软着陆般的妥帖和心安。这就是我们穷尽心力总在街头犹如猎犬般四处寻找的,那个叫“Comfort Food”的宝物。
相关阅读:
足动 www.zudo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