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春节传统习俗盘点(1)
还记得小时候,春节是每个小伙伴都最喜欢也最盼望到来的日子,从隆冬腊月,家里人都开始忙活起过大年。对于过年,每个人都会产生不同的感悟,表现着对往年的美好记忆,又流露出对“年味儿”的向往。“年味儿”真是个妙不可言的存在。这在喜庆的节日里,人们总会自觉地遵守着各种各样传统的习俗,以求自己来年能够身体健康、事事顺遂。
但是现在不少年轻的小伙伴对传统的习俗却知之甚少,这在无形中会导致传统文化的衰退。今天跟着小编一起来盘点下春节传统习俗习,看看什么叫有年味儿,咱们把这“年味儿”一起给好好的传承下去。
中国春节传统习俗盘点(1)
春节习俗(从小年到正月十五哦~)
腊月二十三,俗称“小年”,传说是“灶王爷上天”之日。
祭灶,是我国民间影响很大、流传极广的习俗。旧时,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“灶王爷”神位。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“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”,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,人们称这尊神为“司命菩萨”或“灶君司命”,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。民谣中“二十三,糖瓜粘”,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,有所谓“官三民四船家五”的说法,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,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,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。
腊月二十四,掸尘扫房子,是约定俗成的扫除日。
“二十四,扫尘日”。迎新首先要除旧。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,北方称“扫房”,南方叫“掸尘”。在春节前扫尘,是我国民间素有的传统习俗。扫尘之日,全家上下齐动手,用心打扫房屋、庭院,擦洗锅碗、拆洗被褥,干干净净迎接新年。其实,人们借助“尘”与“陈”的谐音表达除陈、除旧的意愿。
腊月二十五,推磨做豆腐。传说玉帝会下界查访,吃豆腐渣以表清苦。
腊月二十六,杀猪割年肉。旧时只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中才能吃到肉。
腊月二十七,宰年鸡、赶大集。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。
腊月二十八,打糕蒸馍贴花。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,后被红纸代替。
腊月二十九,提瓶去打酒。
大年三十,除夕守岁。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,俗名“熬年”。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,要慢慢地吃,从掌灯时分入席,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。守岁的习俗,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,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。
大年初一,金鸡报晓。晚辈给长辈拜年,长辈给压岁钱,压住邪祟。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,否则会扫走运气、破财。假使非要扫地不可,须从外头扫到里边。到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,除夕前扫除干净,年初一不出扫帚,不倒垃圾,备一大桶盛废水,当日不外泼。
大年初二,出嫁的女儿回娘家,夫婿要同行,所以俗称“迎婿日”。这一天,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,分给娘家的小孩,并且在娘家吃午饭,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。在过去,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。
大年初三,老鼠嫁女儿,把米饭、蛋糕或者花生放在角落。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,与“赤口”同音,通常不会外出拜年,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。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,因为现在人们难得春节团聚,对此已经淡化许多。
大年初四,三羊开泰。灶王爷要查户口,恭迎灶神回民间。灶王爷要查户口,恭迎灶神回民间。过去,这也是个丢工作的日子,老板想将某人“炒鱿鱼”,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,对方也就心知肚明,自个收拾走人。还有传说说,灶王爷这天要来查户口,因此也不宜远出。
相关阅读:
足动旅游网www.zudo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