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庆大学校园的独特魅力(1)
高校丰富的人文景观和文化内涵,不仅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,更是属于社会的一笔重要财富。再次返回重庆大学,又一次在背景墙上看到了校园处处可见的校训:耐劳苦,尚俭朴,勤学业,爱国家。
重庆大学校园的独特魅力(1)
1尧(饶)家院
尧家园的四合院很有味道,读书时候喜欢到尧家园,里面有邮局(取汇款,生活费来源),买菜票饭票,新华书店,文具店,杂货店,理发店,后来还开过录像放映厅。尧家园就好像是重庆大学的解放碑,非常繁华。里面还设置了报亭,老师和学生喜欢到尧家园免费看报刊杂志。
最有名的,莫过于尧家园的摇摇冰,冰凉的桔子水上面搁一块小冰祺淋,用吸管这么一吸,连心都凉快。上完体育课,一杯摇摇冰是不能少的。周末三三两两坐在四合院内,吹吹难得的夜风,品品冰凉的摇摇冰,驱散了压在心头的重庆酷暑。
2老图书馆楼
学校风水宝地办公楼原址是老图书馆楼,与现在的三教学大楼风格相似,外部为深黄色,红檐黑瓦坡屋顶两层楼。
最早设计估计有4~5层楼,传说当时的设计师在梁柱结构计算时,遗漏了一个根号2,导致设计失误,施工时已无法弥补而勉强修建成两层楼的建筑,成为永久的遗憾。
于是关于图书馆根号2的典故成为老师们的“活教材”,警钟长鸣!
3重庆大学钢厂
本科实习的时候,先到重庆大学的钢厂实习,我们算是开眼界了。从书本上学习到的转炉炼钢一般在30吨-150吨,30吨算是小转炉,也就是说120吨的转炉一次出钢可达到120吨,如果一节火车按照60吨装载量来算,一炉钢就需要2节车皮。大多数情况120吨的路子出钢在140吨也不稀奇,都是车间的行车吊着钢包运载钢水。
重庆大学的钢厂的炉子是150公斤,把150kg的废钢用手工装到炉子内,上面洒一些石灰就算是造渣剂,书本上的造渣原料起码有6~7种,先加入那种,熔到什么程度再加那种,有很负责的造渣制度,这里一切就简,就洒石灰呗。然后加电加热,速度奇慢,150kg的废钢居然要加热3个小时左右,120公斤废钢要是加入到120吨的大炉子,几乎几分钟就熔清了。炉子加热的漫长时间,工人在一边抽烟打瞌睡,我们有带队老师,虽然都觉得无聊,也不能走。好不容易等钢水化清了,化验,调整成分。150公斤的钢锭放在一节车皮里,你还以为是空车厢呢。
要出钢了,两个工人居然用手抬着一个容器,就在炉子那里接钢水,然后倒入模子中,感觉就象小孩子过家家。大转炉出钢水时,钢花飞溅,十分壮观,巨大的行车吊钩把钢包吊走。
我们总算搞清楚了,这不是炼钢,是化钢,而且是过家家的规模。重大的这个钢厂已经在A区消失,大家猜猜,钢厂在什么位置,现在修了什么建筑?原来现在的美视学院,就是重大钢厂的旧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