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旅游攻略>山城历史簿上的重庆码头(3)

山城历史簿上的重庆码头(3)

(发布时间:2016年06月07日 信息发布:足动旅游网 游客/发表人:眼角的泪)

山城历史簿上的重庆码头(3)

5铜元局码头:工业时代的专用码头

与菜园坝码头隔江相望的,是重庆另一个赫赫有名的码头——铜元局码头,它的出现,和重庆的工业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。

1891年,随着重庆开埠和峡江航运的近代化,重庆近代工业在西方列强、封建主义和封建军阀多重压迫的历史夹缝中逐步兴起。

1905年4月14日,重庆建立了第一家大型机械化工业企业——重庆铜元局。铜元局以生产金属货币铜元而得名。它开启了重庆第一台机器设备,亮起了重庆第一盏电灯,聚集了重庆第一批产业工人,标志着重庆这座古老城市向近代工业迈出了第—步。

铜元局沿江岸兴建,江边码头也随厂而名,成为铜元局的专用码头。之后,为了方便该厂人员和家属出入重庆城区,还开通了与对岸菜园坝之间的木船摆渡。重庆解放后,又有了通航轮渡。1970年,为缓解海棠溪码头与储奇门码头之间的轮渡压力,铜元局码头开通了至菜园坝码头的通用轮渡。至此,形形色色的轮渡,往返于铜元局码头与菜园坝码头之间。

关于铜元局码头,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秘闻:据重庆航运史料记载,1945年,美国政府向国民政府提供了一批登陆艇,共计16艘。解放后,这批登陆艇被编成“江”字号和“人民”号货轮,成为重庆江面上最重要的航运工具之一。因为登陆艇特有的动力和密闭性,在航运中,还承担了重庆绝大部分油料运输任务。而这批登陆艇最常出没的地带,便是铜元局码头。之后,这批登陆艇的下落成了一个秘密。直到2002年底,南滨路二期工程修到铜元局伏牛溪江岸,在绿树丛生之中,才发现其中一艘没落成趸船的登陆艇,而作为当年那批登陆艇惟一的“幸存者”,它已经在此处隐匿了近20年。

6.唐家沱码头:最被津津乐道的地名

除了朝天门码头之外,唐家沱可能是重庆人最爱挂在嘴边的一个码头地名,因为有一句“重庆言子儿”最被津津乐道——“输到唐家沱”。

为什么这么说?重庆虽然有很多“沱”,但要数唐家沱最大最有名。金沙江的水手、岷江的船工、沱江的纤夫,都知道重庆的唐家沱。唐家沱还有一大特征——著名的回水沱。长江水不管多急,到了这里,都要迂回几转,所以,有人曾经这样解读:“唐家沱是一个输家底线的形容词,意思是,不管怎么输,到了唐家沱就是到了底线,应该反弹了”。

民间的俗语源于什么,诠释的是什么,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,唐家沱被人们铭记住了,成了最被津津乐道的地名。

唐家沱码头位于重庆市江北区南部的长江北岸,成型很早。这一带的江面,水势平缓,水域辽阔,码头虽属自然岸坡,但江边沙洲碛坝开阔,坡度小,有利于船舶停靠,在唐代就成为停泊良港。

清咸丰十年(1860年),川东道便在唐家沱设卡,对过往船只所载货物按以百抽一的比例抽取货厘,相当于“征关税”的一种。重庆开埠后,重庆海关又在唐家沱设立验货处。常有上百只大小木船停靠在内沱至栋梁河一带等候查验交税,因而唐家沱河滩的饮食业也就应运而生。除夏秋两季长江涨水淹没外,冬春时节,在内沱至栋梁河沿江的河滩上,搭满了棚房,经营各种饮食。饭馆、面馆、酒馆、茶馆、火锅馆、烧腊铺、锅盔店、凉粉摊等等,五花八门,比比皆是,生意十分兴隆,遂有“好吃滩”之名。唐家沱码头也造就了此地集市贸易异常兴旺。粮油市场、水产畜禽(蛋)市场、蔬菜秧苗市场、竹木柴炭市场、五金百货市场等,各种交易,应有尽有;屠宰作坊、榨油作坊、酿酒作坊、豆腐作坊、豆瓣作坊……门类繁多,一应俱全。每逢集日,生意火爆,热闹异常:各个市场人头攒动,摩肩接踵,嘈声鼎沸;各类商品琳琅满目,货真价实,买卖公平。登市之时,满街人流如潮,喧腾拥挤,水泄不通;整条街上,销售者吆喝声不绝于耳,饮食店揽客声此起彼伏。晌午时分,饭馆酒店人满为患,座无虚席;入夜之后,华灯高照,喝酒划拳仍是喧声嚷嚷,尤其是正街天灯口的“五福楼”,生意最为红火。

民国初期军阀混战,谁占据唐家沱谁就在此设卡,抽取捐税以补贴军费。直到解放前夕,唐家沱都是重庆水上三大关卡之一,设有船只和武装人员,可见是重庆最重要的水码头。

解放后,重庆造船企业在码头沿岸不断发展,唐家沱不仅成为重庆水运主要码头,还是重庆造船业主要基地之一,著名的东风造船厂便落户于此。西南第一艘国产钢质船、长江第一艘大型豪华旅游船、西南地区最大的万吨级出口船、西部第一艘出口欧洲的成品油轮等,全都出自这里,毫不夸张地说,西部地区从内河船、沿海船到出口船的梦想便是从唐家沱码头开始起步的。

7.九龙坡码头:重庆第一座“洋码头”

九龙坡码头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东部的长江北岸,距朝天门12.5公里,是重庆港历来最大的货运码头。

九龙坡码头原名九龙铺,是通往黄沙溪、菜园坝江边要道的—个商业点,民国时期曾有20多户人家在这里开设茶馆、商店、杂货铺子,以方便来往行人。早在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中就有“九龙”和“九龙滩”记载。1988年文物普查中,于九龙乡杨坪村长江边发现“九龙滩”石刻,因滩在江心,故“九石翘首若龙”而得名。

1938年10月,国民政府在九龙滩附近江边原米坊码头基础上,建成九龙坡码头。码头设置了2台木架缆车和一台手摇绞车,安装了1台起重40吨的进口蒸汽浮吊,成为重庆第一座半机械化码头,被称为“洋码头”。抗战期间,九龙坡码头承担了抢运军工器材的重任,为支援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。1950年,九龙坡码头经过改建,成为重庆第一座水运、铁路联运的机械化码头,为修建成渝铁路运送了所需的全部重要器材和设备,为成渝铁路建设立下汗马功劳。

上个世纪90年代直到前不久,九龙坡码头可以说是重庆最繁忙的货运码头之一,成堆的集装箱遍布在码头上,货物从这里离开或者抵达。不过,随着集装箱码头的转移,如今,那些犹如擎天巨臂的重型机械只是静静地矗立在江边,不再运转,曾经热闹的集装箱码头已经变得寂静如夜。

而九龙坡码头最早的遗迹已经被江水淹没,只留下一截趸船桩还冒在水面上,守望着这处繁闹过的码头之地。

足动www.zudong.com

旅游尾单/特价(重庆)一键加入尾单群,坐等特价送上门

请对文章内容作出评论评论